文/吴光龙(微信公众号:建筑前沿)
干工程的,其实大部分是在捣江湖,有本事的,可能能倒腾出点动静,没本事的,干几年就会认命,变得老老实实的。
在工程领域,真正的头狼,其实也就那么几匹,有很多人撕破脑袋想当头狼,但往往几个跟斗,就会被整的服服帖帖,让你觉得不是那个料。
其实很多失败的,绝不是TA江湖捣劲不足,不够头狼资格,而是TA本人不够“二”,聪明反而被聪明误。
这话怎么讲?
工程领域大大小小的领导很多,也有越来越多自命清高的大学天之骄子混入了这个泥塘。
小李是入职半年不到的大学生,被分配到某公司的办公室当职员。有次,他的直属领导很忙,委托他给总经理直接汇报旅游安排的事。他受命后满腹高兴,自以为得到了向最高领导的表现机会。自信的拿起电话向总经理汇报,说:“领导,您好,我是办公室的李XX,跟您汇报一下我们科室旅游的安排情况。我部门2人需求,技术部3人需求……?”
总经理回话:“等等,你叫什么,我不认识你,你还是让你们直管领导给我汇报吧!”“嘟”的一声,电话就被挂了,小李知道把事情搞砸,在大领导和直管领导那都留下了不好印象。
同样的事情,小张也是分配到另一公司办公室半年的大学生,他受他直属领导高某委托是这么说的:“罗总,您好,我是办公室小张。我们高主任让我跟您请示外出关于培训的事,办公室2人,技术部3人,采购部2人,财务部1人,经营部3人,工作已排好,预算已经财务部审核,您看是否可行?”
总经理回话:“噢,你是办公室高主任那里的是吧?这个我知道的,可以活跃活跃气氛,提升凝聚力,这事就你们排吧”,同样是嘟的一声电话,事情成了。再过半年,小张升任为该部门主管。
总结,刚开始工作千万不要把自己当回事,有时候“鸡毛当令箭”还是很管用的。
在公司里,搞生产是很累的,接个单子不容易,把接过来的单子做好,让客户评价高,同样很不容易。
某公司干死干活,一年投标无数,有次,运气来了,获得了难得的一个大标,总经理很高兴,马上招呼公司里技术最好的、具有一级建造师资格的韩某组织攻关,要求务必达到万无一失,老总真希望韩某招之既来,来之能胜。
一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韩某毕竟是高手,搞了一大堆的东西,老总看了很高兴,连连竖大拇指,说,厉害厉害,水平就是高。
但再过一个星期,老总却慌了,韩某的方案,自己看着很好,他下面的人不是觉得太高深,就是觉得搞不来,团队里乱哄哄的。客户的很多要求都不能按期实现,威胁要发律师函过来。
这一来老总慌了,又马上组织大家开会,告诉大家,再这样搞下去,客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秘书小厉说,老板,都这样了,不如大家来选举好了,除了你都可以选,选上了就让他管吧,老总想了想,现在大家士气低落,既然有人提出来了,就先搞吧。
两天后的选举开始了,大家一人一票,选举结果很快出来。出来后老总却很意外。
选了个谁呢?是小林,人称小黑,因为人长得很黑(其实是晒黑了),高中毕业,大学没考上,天天跟工地的人混在一起,抽烟喝酒,吃喝嫖赌,样样通。当大家把这样的一个人捧在了自己的案头时,老总迟疑了。
但这个小黑,虽然没什么文化,人却活络,待人接物,也有一套,就是给人看起来档次低了点,怎么办,否定吧,是自己决定的方式产生的,任命嘛,心理有点担心。
在犹豫半天后,老总还是给小林上位。
小林接手后,没出什么七规定八规定的,而是拿出了一个月的工资,请了底下的骨干和弟兄腐败了一顿。
在饭局上,小林说了,“老子这下是骑在马背上了,都是你们把我选上去的,干的好,大家一起分,干不好,我下台。大家放心干,有事我扛着,但我不懂技术,你们都是专家,一定要把活干好。”
饭一吃,话一搁,加上小林平时的为人,大家都觉得不认真干对不起他。工人的面貌果然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场大家都尽心尽责,老板看在眼里,很是高兴。
接手后,小林平时也不都在工地,而是经常去装孙子,碰到公司管理,他当“爸”对待,管理说什么,他能改都改;遇到外部监理,他当“爷”服侍,监理提什么,他整改从一不二;碰到业主,他更当“太爷爷”对待,经查以技术研讨名义请他们吃饭,不知不觉的,这些人都成了他朋友,不仅在老板面前表扬他,还经常给他出主意。一年后,工程顺利完工。小林(小黑)被公司聘为没有建造师证书的项目经理。
老板感叹,干活真不全是技术活。
总结,有的人专业啥不懂,却能把团队玩的团团转,有些学历高,有证,自视清高,放不下身段,往往还被人取笑。干施工的,有些号称自己名字不会写,有点匪气却能放下身段,“二”一点,成了优势。大学生给小学生打工,黑天鹅逆袭,在这个行业是很常见的。当然,美帝总统选举,毫无执政经验的大商贩川普也把老江湖希拉里逆袭了。在村里办事道理也差不多,找会读书的,条条框框限制多,不一定成,找个小混混一样的人,天不怕地不怕的,经常反而成了。
小王是公司新进的经营部销售人员,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造价方面有一定的水平。有次受命去客户A先生那里去谈个业务,这个业务其实老总都谈的差不多了,只是有些细节还没谈好。
小王到了客户那里,看了下公司给客户的报价书,客户要求优惠20%,小王一看傻眼了,这样的工程,要这个优惠力度,肯定会亏,然后就当着这个面给他们老总打电话:“领导啊,你是怎么算的啊,这样的报价,还要优惠20%,这不瞎搞吗。”客户一看,对方居然派了一个比老板还牛气哄哄的人过来,想想也怕,然后就圆话道“小王你先回去,这合同我和你们老总再沟通一下,有消息再通知你”。
一个合同就这样黄了,小王不知道的是,老板要签下了这个合同,一就有了业绩,二就有了长期的供货保障,可他派了小王,只盯着眼前,出了这样的事,也只能打掉牙往自己的嘴里吞。
而很多小公司的老板却很“二”,往往都是营销高手,但他们出去谈业务,名片都不印总经理,而是业务员,销售经理。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跟着一个小老板赵某去谈业务,小老板平时在公司里威风八面,说一不二,但在客户面前,却是一个毕恭毕敬、战战兢兢的小服务生。有次,客户还价15%,他说要请示下老总(其实是下属,唱双簧用),他答应一定会努力给客户争取,打电话开着开免提说道:“X总,我把报价给客户了,客户还价15%”。
“什么,15%,那要亏的啊,你再跟客户解释解释。”
“我都答应客户尽量给他做的,X总您再考虑下,客户工期急,想早点确定下来。”
“那我再叫经营部门再核以下,有点利润或亏不多就给他做。”
搁下电话,客户有点着急,不过不一会儿那边电话打过来了。
“小赵,经营部核算了,难这么大的优惠。”
“那怎么弄,X总。”
“您把电话给客户接下吧。”
客户接过电话。
“您好,X总,我这边很急,我们老大就要这折扣,真没办法,不行我们只能找别人了。”
“这样啊,我们从来都没有那么低折扣的,但既然这样。我们小赵也是第一次跑业务,都快成了,我可以特批让他给你签,但您一定得把我这个折扣保密,否则我们以后生意没法做了。”
客户满脸笑容,满心高兴,这个事,成了!
事实证明,老大装“二”,加上适当的演技,让客户高兴,事情就容易成。
记住:“二”一点,就会进退自如。能利用别人,是你的本事;能被别人利用,是你的价值;能让人舒服高兴甚至跟随,那是你成为老板的天分。
当然,一山会比一山高,有些人,当一不“二”也能成,可别把我的这些话都当真理。干工程,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人与人,“二”是一种格局,更一种艺术。
作者丨吴光龙,建筑自由人,本文来自外部作者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