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件应用应按功能特征定义,不考虑它的技术实现方案、施工方法和材料组成。
BIM助力建筑工业化进程
基础设施建筑受环境因素影响,结构设计难以完全标准化。BIM技术不断兴起,建筑物模型化、构件化趋势形成,借助建筑工业化理念,将基础设施行业建筑物构件化后按工厂化模式进行质量管理,是基础设施行业建筑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路,也是目前BIM技术向质量管理延伸的客观要求。
基于构件的质量管理,将传统任务分配式的施工生产活动,转变为典型产品(构件)的生产管理活动,同时将构件质量管理过程中相关的信息与构件进行关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信息模型,提高了现场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当建筑物构件化后,针对每类构件,施工生产时总有一定的生产工序流程,按照工业化的理念,每道生产工序又具有一定的前置条件,工序完成后会记录工序过程数据,形成质量证明资料。
将一类构件的生产工序按照企业施工生产组织模式、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要求进行行为分析和组织角色分析,便可得到标准化的施工工序模块。将这些工序按一定逻辑串联,便形成标准化的构件生产工序模块。生产工序标准化不仅让构件施工生产按规范工序进行,还可明确每道工序相关的质量验收要求,使构件质量验收管理有的放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质量过程控制。
以桥梁墩台为例
墩台结构物分为“钢筋、冷却水管、混凝土”
构件施工生产又分为“浇筑准备、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养护” 将生产工序标准化成模块后,每道生产工序会产生工序过程数据,按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将数据及时、准确、完整记录,形成检验批资料,是基于构件质量验收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家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按质量验收标准要求,将每项验收标准按构件生产工序分解,并对应匹配到相应工序。精细化匹配验收项目后,在构件生产时,每道工序过程数据均能及时准确记录并保存。对于每个构件生产过程,一道工序经质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而验收数据又会作为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前提。质量验收数据通过工序模块一直延伸至分项工程建筑物施工结束。基于构件的质量验收管理,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和验收的内容不再是单一、静态的数据,而是多维、动态的管理体现。
以墩台混凝土为例,施工工序精细化的匹配验收项目后流程如下图。
工序与验收项目精细化匹配范例
单个分部工程建筑产品一般包含多个构配件,因此其生产流程由多个标准化的构件工序模块组成。随着施工的开展,这些标准化的工序模块按一定逻辑和时间顺序依次进行,形成一条连续的质量验收管理流程。
每道工序的完成,无论是工序本身,还是与工序相关的前后置数据,总是涉及建筑产品生产组织中的多个人员角色。根据企业生产组织模式,可动态调整构件生产标准化工序模块的顺序,就形成一个个基于建筑产品的动态质量验收流程。
这种动态的建筑产品质量验收流程,很好地适应构件生产工厂化的要求,同时又可将各构件间数据统一进行传递和管理,与BIM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契合。
BIM技术在基础设施行业应用日益广泛,GIS+BIM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到质量管理方面,为基于构件的质量验收管理提供了数据载体和管理对象。
通过先进的前端感知技术:激光测绘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测量与传输、数码摄像探头、增强现实等,对现场施工作业进行追踪、记录、分析,第一时间掌握现场施工动作,及时发现潜在不确定性因素,避免不良后果,监控施工质量。
前端感知可应用于施工管理
追踪、记录、分析的数据和内容被及时记录在相应模型,通过时间维度与相应工序相关联,构建一个完整的时间和空间质量体系。通过广泛应用的人员、机械全天候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读取人员和设备的地理位置系统,在GIS系统中直观展示当前工序现场施工作业的资源情况,方便与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对比,保证专项施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细节上的可靠性,施工技术信息的传递不出现偏差,避免实际做法和计划做法不一样的情况出现,减少不可预见情况的质量问题发生。
基于构件的质量验收管理,通过建筑工业化理念,结合GIS、BIM技术,通过建筑物构件化、生产工序标准化及精细化匹配质量验收项目,严格落实过程质量控制;利用前端感知技术,有效追踪建筑物各构配件在施工工序中的质量情况及参与人员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质量管理的可追溯性。通过模型关联信息及构件生产时间,还可将分散的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管理,以构件为载体、时间为唯一驱动要素,建立业务间数据关系,建立健施工阶段信息模型,推动BIM技术在施工质量管理上的应用。